平安筑基 行動升級!區域化安全管控新模式激活發展新動能?
分類:
集團新聞
安全生產
作者:
劉天奇
來源:
發布時間:
2025-04-24
水發水控集團濰坊區域以“兩實施、四深化”行動為指引,創新構建區域化安全管理體系,通過摸底14家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,制定先急后緩補齊短板措施,實現了區域內安全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。
制度筑基:構建標準化管理新體系
針對以往各企業安全標準參差不齊的痛點,濰坊區域建立起“三級標準化體系”。首先是建立區域級安全管理制度匯編,將國家法規、行業標準與區域特性深度融合,形成覆蓋全業務領域的13項核心制度;其次是構建企業級標準化手冊,指導各公司細化實施細則,確保制度可操作、可落地;第三是推行崗位安全操作規范可視化工程,將制度要求轉化為1500余個標準化操作流程。
這種“統分結合”的制度架構既保證了區域安全管理的統一性,又兼顧了企業個性化需求。通過開展制度對標提升專項行動,區域內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達標率從78%提升至95%,形成了“制度先行、標準統一、動態完善”的良性機制。
協同共治:打造網格化監管新格局
濰坊區域突破傳統垂直管理模式,構建起“三級聯動”安全監管網絡。區域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戰略中樞作用,統籌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,建立重大風險聯合研判機制。各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組建專業督查組,每季度開展交叉互查,2024年通過企業互查發現隱患67項,占總隱患量的54.2%。依托水發集團隱患隨手拍活動,基層班組建立“安全觀察員”制度,讓200余名一線員工成為安全隱患排查的“前沿哨兵”。
通過這種立體化監管體系,區域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了三個轉變:從被動應付檢查轉向主動預防管控,從單一企業監管轉向區域聯防聯控,從專業部門管理轉向全員參與治理。
文化育人:培育本質安全新生態
濰坊區域創新實施安全文化建設“五個一”工程,即每天一次班前安全會、每周一次部門安全督促、每月一次隱患治理分享、每季一次交叉學習、每年一次安全文化節,通過沉浸式教育,使“我要安全”的意識深入人心。2024年開展的“安全隱患隨手拍”活動,收到員工提交的有效隱患線索87條,參與率達91%。
這種文化培育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,“三違”現象減少75%,形成了“人人講安全、事事保安全”的濃厚氛圍,特別是在有限空間作業等高風險環節,實現連續18個月“零違章”。
通過實踐證明,濰坊區域的區域化安全管理不是簡單的管理疊加,而是通過制度重構、資源整合、技術賦能和文化浸潤形成的系統創新。在管理維度上,打破企業邊界,構建安全共同體;在技術路徑上,堅持數智驅動,提升管理效能;在文化培育上,注重以人為本,筑牢安全根基。隨著改革實踐的持續深化,濰坊區域正朝著建立行業安全管理標桿的目標穩步邁進。
下一個: